给朋友的信 Letters to my friends

Friday, February 24, 2006

欧阳林 - 《我的青春咧》

***
小时候我的人际关系不好,因为自闭,自成一个圈子。等到我上高二,因为不知名的原因,我忽然极力想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,要做一个人见人爱,任谁都觉得我好的人。于是,我跨出脚步,走向人群。

我因此变得随和起来。竭尽所能接纳我身边的每一个人,包容每一件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,不跟任何人发脾气,努力满足旁人对我的每一项要求。于是,我对我身边的朋友,同学,家人,和亲戚,几乎都是有求必应。他们提出的任何需求,我很少拒绝。

为了能让亲人欢喜,我考到好成绩。为了让旁人骄傲,我赢得了许多荣誉。为了不让家人担心,我忍痛不做我想做的事情。为了让更多人欣慰,我一次又一次的努力。我的人生抉择中,表面上被赋予的是完全的自由,但实际上,我在情感的枷锁中,并没有太多的自主性。只因为心底不时仍有一份爱的感觉,让我在做下选择时,可以无怨无悔。

我一直认为:爱是付出,不求回报。只要付出,人生就尽善尽美。

这样的想法,在我大学时仍然继续。我和我的同学们,相处甚欢。我花了很多时间到育幼园去辅导小朋友功课,也在班上担任职务,协助同学们处理功课和笔记上的问题。我总是在付出中感觉到自己的存在,从别人的欣慰中追寻一份生命的实在感。

最后,我终于还是被这样的想法给伤害了。

我在几年后,很诚恳地去帮过一个人,结果反被他很深很深的落井了!... ...

***
我从小就被告知要回报,于是,我很仔细地去观察需要我回报的人,他心底期待我什么事情。他对我的期望,不见得要说,但心有灵犀,我会知道。一旦知道了,我便会去做。刚做好时,他肯定会欣慰好一阵子,但没多久,他又忘了他曾经是何等彻底的欣慰过,在心底又开始筑起了对我的新需求。这种期待,透过有形和无形,随时向我攻击。于是,一次又一次,我的生命为满足他人永无竭止的要求而奋力实践。一再实践的结果,我终于要宣布,我累了!

真得累了!我的生命应该有自己的价值,这价值不能依附在任何人身上。

***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